瓜达尔地区,隶属于俾路支省瓜达尔城所辖。
尽管巴铁喊着要开发这一地区已经有很多年了,可既没钱也没能力,实际动作只能说约等于零,所以,目前,瓜达尔城依然是巴铁内部最不发达省份俾路支省中最不发达的城市之一,沿海的瓜达尔地区依然还是充满了原始风貌的小渔村。
在这种地方当领导人,显然是没什么大油水的,所以当艾克塔特﹒谢里夫找到了瓜达尔市市长先生的时候,几乎没费什么唇舌就说动了他为谢里夫家族效力。
说实话,这种穷地方的小官僚原先根本进入不了谢里夫家族实权人物的法眼,但此时既然要用到这把刀,主席先生也是可以暂时放下身段折节下交的。
嗯,当然,主席先生也承认,沟通过程中某些机构给出的一张支票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有了这些铺垫,几方很快达成了共识,瓜达尔市市长先生答应在“unocal-psa联合体”争取瓜达尔港开发项目以及开发过程中给予最大的方便,对联合体提出的“开发方案”也表示了赞同,而为了表示相互间的诚意,他还与“联合体”签署了一份文件,这样双方就都有把柄在手,轻易不能反悔了。
在市长先生看来,这完全是他职权范围之内可以决定的事,毕竟,项目本身并不需要巴铁从国家层面掏出一个大子儿来,他这么做,完全是从发展本地区经济的良好出发点考虑的,对吧?
嗯,当然,出于谨慎,双方签署的文件并不是最终具备法律效力的《合同》而是一份《备忘录》,艾克塔特﹒谢里夫则作为双方的见证者也在《备忘录》上签了字。
只是,不知怎么搞的,这份《备忘录》的影印件居然很快就出现在了哈克总统的案头。
讲真,在赛义德﹒默罕穆德﹒拉蒂芙少将的记忆中,他从来也没见过哈克总统发过这么大的火——在看完这份《备忘录》之后,他当场就掀了桌子!
就在少将做好了动用秘密力量拿人的心理准备之时,他却愕然地发现,哈克总统的情绪不但迅速稳定了下来,嘴角甚至还带上了一抹笑意。
“拉蒂芙,把这份东西拿去给几家影响力最大的媒体,要他们一个字不漏地全文刊发。”
这是少将得到的唯一命令。
迅速想明白了一切的拉蒂芙怀着敬佩之极的心情去执行命令了,而哈克总统却走到了窗边,望着外面的一轮新月怔怔地出神,良久,才长叹一口气喃喃道:“埃里克,终于还是被你说对了啊,那么,就让我们来试一试你的办法到底管不管用吧。”
谭振华的办法管用吗?
应该说,实在太管用了!
当这份《备忘录》在第二天的诸多报纸上以头版头条的形式被公开后,整个巴铁上下顿时就炸了!
稍微有点头脑和爱国心的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是一份彻头彻尾的卖国协议,是以巴铁主权做交易的不平等条约!
外国驻军、治外法权,这些字眼深深地刺痛了巴铁民众们的心,这是变相的租界、殖民地,是要让巴铁拉回到40年前被不列颠占领和奴役的悲惨境地!
根本不用组织,人们自发地走上了街头,他们拉着条幅呼喊着口号,坚决要求扞卫巴铁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接受这份丧权辱国的《备忘录》上罗列的条款并坚决要求国家严惩签下这份《备忘录》的“巴奸”!
一时之间,巴铁国内风起云涌,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自然,在这份《备忘录》签上了名字的人,此时的名声也必然变得臭不可闻……
这种时候已经不用人暗示了,资政老先生立刻以年老体衰的理由请求退休并立刻得到了总统先生的批准,市长和主席先生则先后引咎辞职,连带着辞职的还有一大帮曾经暗通款曲的同僚们,“unocal-psa联合体”一看形势不妙,马上溜之大吉,连之前撒出去的那些好处都顾不上要回来——再加上现在“加州联合石油公司”因为被“黑色星期一”事件重重一击的缘故原本就自身难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哪里还顾得上远在巴铁,要花掉4亿多美元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成本的破事?
如此良机,哈克总统怎么能够错过?他先是发表了公开讲话,表示这份《备忘录》是在巴铁中央政府完全不知情的情形下,由瓜达尔市和巴铁投资联合委员会主席个人私下与“unocal-psa联合体”签署的,属于无效文件,巴铁不会承认这份《备忘录》的合法性,他本人和他领导的政府更不可能拿国家的根本利益与任何人、任何组织做交易,他已经责成相关部门对这份《备忘录》的签署过程进行彻查,届时会对全体国民做一个明确的交代,如果其中有人涉嫌违法,那么他保证,这些人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哈克总统这番讲话发表的时机恰到好处,完全顺应了此时沸腾的民意,也为他赢得了政变上台以来,最高的支持率。
这还只是名声上的好处,但比起更加实际的其他好处来说,这点名声上的收益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由于这件事的影响,有不少前期担任过“吹鼓手”的“谢里夫”派官员受到牵连而辞职或被辞职,他们腾出的位置当然要有人填补,而恰好,经过了在总统任上这么多年的培养和积累,哈克总统手上很是有不少人要安排位置的。
甚至就连“谢里夫”派的大本营旁遮普省,哈克总统都安排了好几位得力的人手进去,算是终于实现了在这个省里掺点沙子的夙愿。
忙忙碌碌的,等把这些事情都折腾完,转眼已经到了1987年的年底,稍微闲下来喘口气的哈克总统忽然想到,那位华夏年轻人,也该来巴铁收拾残局了吧?
ps:本章节中所描述的瓜达尔港案经过,是以1998年实际发生的历史事件为蓝本,按本书的时间轴线和人物背景加以改编而成,并非作者凭空捏造,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搜索这段历史的详情。
在真实历史上,该案曾引起了巴基斯坦国内舆论的极大不满,全国上下随即展开了一场“谁出卖了国家主权”的大讨论,最终,美国人控制瓜达尔港的阴谋未能得逞。
该案的后续影响还包括:授意签署《备忘录》的时任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因此失去了民意和军方的支持,第二年,佩尔韦兹·穆沙拉夫上将趁机发动政变,推翻了谢里夫领导的政府,纳瓦兹·谢里夫随后流亡沙特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