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10日,当董万瑞率领着他麾下的子弟兵们历经艰苦鏖战,终于将长江九江段最后的决口封堵,全员厉兵秣马,在援军的支持下,充满信心地迎接即将抵达的下一个洪峰的时候,被他暗暗感激着的谭博士正站在比另一个时空提前一年落成的魔都浦东机场上,遥望着一架银光闪闪的大飞机。
c929,华夏首型能够执行洲际航线飞行任务的大飞机,将在今天首飞!
从1993年正式立项到今天,c929已历经5年零5个月的研制时间,如果横向对比国际先进企业,这并不是一个很快的速度,例如,波音公司研制767客机仅用时3年零7个月即实现首飞,而空客研制同级的a310达到同等进度也仅用时3年零9个月,但对于华夏来说,这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已经投入市场运营的c919,虽然被华夏人亲切地称为“我们自己的大飞机”,但其实,它本质上还是一架窄体的中短途客机,属于客机中的“小号”,而c929不一样,这是一架起飞重量超过200吨,能够在载客接近300人的情况下,执行公里航程任务的双通道宽体客机,是一架真正的,不折不扣的大飞机!
能够制造这样的飞机,标志着华夏的航空工业乃至整体工业水平,已经进入了全球第一阵营,同时,它的首飞,也代表着华夏几代航空人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谭振华知道,在已经渐渐喧嚣起来的互联网上,有不少“恨国党”在喷这架飞机是“万国牌”的组装货,更有人阴阳怪气地宣称,“组装货”根本不靠谱,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将来坐飞机的时候,绝对不会购买采用这型飞机执飞航班的机票。
但他根本不想也无暇理会这些聒噪杂音。
因为他实在太忙了,忙到不愿意为此而浪费一点点时间和精力。
也因为他知道运作这样一个复杂的大工程的难度和艰辛,并且亲眼见证了无数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制造工人们为了这架大飞机的诞生而付出的劳动和汗水。
嘴炮党和键盘侠总是容易,毕竟他们只需在脑子里装满水再喷出来就好,而这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连拧个螺丝都不会。
两台推力达到2700kn(约27.5吨)的罗罗rb211-524ht发动机推动着机长超过55米,翼展超过48米的c929一跃而融入了蓝天,眼角已经爬满皱纹的王清平仰望着它,满头白发的马峰山仰望着它,因为病过一场而行走不便,必须坐在轮椅上的吕光杰也仰望着它,他们默然无声。
巨大的飞机从这几人的头顶掠过,将夏日里的骄阳遮挡住了片刻,谭振华转身,看向了身边的这几位同伴,却发现,他们每一个人的眼中,都有晶莹的泪光闪动。
吕光杰忽然转脸看向了谭振华,脸上满是郑重:“振华,你是个守信的人,当年你答应我的事,做到了。”
谭振华轻轻点头,又微微摇头道:“我只完成了一部分,我记得,我答应你们的是一架4发的大飞机,那是除了客机之外,解决我们华夏战略运输能力的关键,“运十”的血脉,也将在那架飞机上得以重生,我想叫它“运20””
马峰山则接话道:“是啊,“运20”,那将是一架承载我们华夏蓝天梦想的展翅鲲鹏,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不过可惜,我们几个老家伙已经跑不动了,后面的路,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自己走啦,对了振华,你觉得吴广辉怎么样?”
……
c929首飞成功当日,为华夏的大飞机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的马峰山宣布辞任华夏商飞公司总工程师一职,除了保留一个“顾问”的头衔之外,正式退休,而接任这一职务的,是时年38岁的吴广辉。
上任伊始,吴广辉就发现自己面对着若干庞大的发展蓝图:有进一步完善c929,并力争尽快交付商用的计划;有在c929基础上以全国产零部件进行改装的军用型号发展计划;也有谭振华提出的,以4发15吨推力发动机为基础,研制一款全新战略运输机的“运20”计划……
而当意气风发的吴广辉正式接过这一任重而道远的光荣职责,并立即投入了紧张繁忙的工作之时,远在蓉城的宋文华也正在与杨巍促膝而谈。
“杨巍,你对去年米国试飞的yf22怎么看?”
“老师,我觉得yf22的设计理念很先进。”杨巍轻轻摇了摇头道:“根据公开资料显示,yf22这型飞机,具备了“4s”能力,可以在不开加力的情况下做到超音速巡航、具备在一定雷达频谱下的弱可截获率、超级机动能力和超强的战场势态感知能力,这需要战机有强大的动力系统、优秀的飞控、气动外形需要兼顾高升力、高可操纵性和低雷达截获率,同时,还需要有强大的信息获取和综合处理能力,对比现在的战斗机,这几乎是一次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如果这型战机能按照这个标准正式服役,当前世界上的所有战机恐怕都不是其对手。”
宋文华点了点叹道:“是啊,这是一次革命性的技术进步,米国人又走在前面了,不得不承认,米国人对未来战场环境的评估以及对武器设计的要求,确实有着非常高明的前瞻性眼光,我们要追赶的路还很长。”
杨巍却道:“不过老师,根据我们前几年和西京所、4014所联合推进的预研课题得到的成果来看,要实现部分雷达频谱下的弱可截获率,并不是无法突破的技术难关,可采取的手段有在机身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外形对雷达波的反射角度、尽量减少飞机外形中易产生雷达波反射的外露部件、整机涂覆雷达波吸收材料等措施,这其中,最难的其实是后两项,要减少飞机外形中易产生雷达波反射的外露部件,我们就需要建设一座先进的大型微波暗室来做测试,需要高精度的钣金加工能力来工艺实现,如现在这般的机身蒙皮安装工艺肯定是不行的,需要进行一次大的升级,因此我们还需要高精度的专用机床。除此以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将所有武器从外挂改为内置,这对飞机的外形结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挑战,不过我相信,米国人既然能做,我们也一定能做到,只是这个吸波材料就不是我们航空工业领域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能单独解决的了,需要看我们华夏全社会基础材料领域能否进展到那一步。”
宋文华的嘴角闪过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不过很快就将其敛去了,接着追问道:“看来这段时间你也一直在关心着米国人下一代战机的进展啊,那么你再说说看,这4s中的其他3s你又是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