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世界经济格局来说,1999年1月1日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在这一天,被欧洲有远见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企业家们一直翘首以盼的全新货币——欧元,终于正式启用了。
这是“破碎的欧洲”走向统合的历程中,极为关键的一步,也是1993年诞生的“欧盟”终于初步建立了经济共同体的标志。
其实这事也不新鲜,早在2000多年以前,华夏那位“千古一帝”的始皇帝就意识到了统一的货币对国家的重要性,他也因此建立了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的伟大历史功绩,从此奠定了一个大一统华夏民族的基础。
对于“欧盟”这样一个致力于建立“统合的欧洲”的组织来说,以统一的货币将联盟内部各国的经济整合在一起,显然是必须要做,必然要做的事,只有将这件事做成功,才能将欧盟内各国的经济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也更能促进欧盟的经济和科技等事业的发展,并在当今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中,占据有利位置。
欧元的启用,还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地域概念——“欧元区”,这个区囊括了除不列颠之外的主要欧洲发达国家,并在诞生之初,就牢牢占据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与领头羊米国差距极小,并且,这种极小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在科技、文化等各领域都是如此,如果这个“欧元区”是一个单独国家的话,那么毫无疑问,此时,这个名叫“欧盟”的国家是这颗蓝星上的第二强国。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颗蓝星上,谁最看这个“第二强国”不顺眼呢?
答案当然是毫无疑问的,就是蓝星现存的唯一超级大国,米国人了。
就像谭振华在柏林墙下,对化名普拉托夫的葡京说的那样,“意识形态”的相斥只是一个借口而已,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其背后隐藏的真正动机其实是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的博弈、对这颗星球领导权的竞争,而只要这颗星球上还存在“国家”这个概念,国家与国家之间还存在竞争,那么这种博弈就绝不会消亡,这与实行的社会制度是否相同完全无关。
当一个实力强大到足以对自身的“c位”产生威胁的潜在竞争对手出现,身为蓝星“一哥”的米国,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呢?
更何况,在米国人看来,“欧元”的成功开启,无疑是这种挑战已经从“潜在”走向“实质化”的重要一步,并且,有着几乎全部欧洲发达国家背书的欧元,未来必将严重威胁到美元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统治地位,这是绝不能容忍的!
因为美元,那可是米国人用来撸全世界经济发展成果羊毛的工具啊,是建立“米国霸权”的三大法宝之一,是决不能被撼动的!
所以,米国人动手了。
而且一动手,就动用了全部三大法宝。
首先出动的自然是先锋官——米国媒体。
通过英语媒体,米国人向全世界拼命输出这样一个概念——欧元的货币建立基础极为不牢靠,这种货币是由一个松散联盟“欧盟”主导发行的,缺乏强大的国家武装力量为其信用背书,且发行它的“欧盟”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因此,欧元将来必然面对严重的内部挑战,特别是“欧盟”内那些经济发展较差的国家,必然会因为丧失了货币汇率调节手段的原因,陷入经济衰退并引发债务危机,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国家破产!
紧接着,克雷顿政府改变了之前秉持的“力争以和平手段解决巴尔干地区冲突”的立场,在欧盟内部部分短视人物的“邀请”下,强势介入科索沃,并且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拿下了科索沃战争中北约联军的领导权,其目的就是在欧洲腹心制造一个“溃疡”,为米军在那里的长期军事存在制造充足的借口,同时借机在那里充分展示米军的强大,压制欧洲那些蠢蠢欲动的,妄图让欧洲摆脱米国控制反米势力。
在这里,芊之羽得说几句题外话:从长期战略来看,欧洲人发动科索沃战争并拉米国下水,是走了一步大大的臭棋,这才叫“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当然欧洲主流政治家就是这么个水准,要不然也不会连续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然后将整个欧洲打成了一片焦土,也同时把世界主导权拱手让给了盘踞在美洲大陆上的那个暴发户了。科索沃战争的后果其实极其深远,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欧洲被米国进一步渗透,导致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被大大拉长,恐怕会成为又一个“有生之年”系列,最典型的例证就是,高卢人倡导建立所谓“欧洲联军”的步伐走得无比艰难,至今为止,也仅仅只建立了一支象征意义上的“欧洲军”,以至于坚定的欧洲主义者、欧盟一体化的坚决拥护者,高卢帅哥小马总统不由得发出了“我们要加强自己在国防方面的自主权,就像米国和华夏为自己国家所部署的那样”的感慨。
回到正题,米媒、米军既然已经都上了阵,那自然不能落下美元这个大法宝,嗯,更准确的说法是,从“欧元”启动当天开始,米国金融界就在米国政府及米联署的支持和策动下,发动了对欧元的进攻,而这场金融战争的主力,自然就是蓝星上的头牌金融中心,华尔街。
众所周知,美元是在现行国际贸易体系下,事实上的主要结算货币,因此,全球各国的外汇储备自然也是以美元为主,而欧元诞生之后,因为有整个欧洲大陆特别是高卢和汉斯两大欧洲经济强国为其背书,立刻就获得了各国央行的青睐,绝大多数国家都将欧元列为仅次于美元的主要储备货币之一,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各国央行都在抛售一定数量的美元并买进欧元,那么在货币市场上的表现就是,欧元的汇率变得极为坚挺,1月1日开盘当天,欧元兑美元的汇率既达到了1:1.19,并在随后的一个月中,在1.15~1.19的区间浮动,并且成交量不断放大,表现得非常强势,以至于欧盟上下都对欧元的表现欢欣鼓舞,认为欧元的前途一片光明。
开局不错,那么然后呢?
然后自然就是华尔街出手了。
以掀起“亚洲金融风暴”而一战封王的乔治·索罗斯当仁不让地成了华尔街本次行动的领导者,而他挑中的第一个受害者却是一个不在欧元区的国家——不列颠。
不列颠表示:为啥又是我?
索罗斯:谁叫你是只软柿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