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莫斯科回来后,谭振华变得愈发低调,他不再接受任何记者对他进行采访,除非十分必要的场合,他也都婉拒出席,于是,他的名字渐渐地从各路媒体中消失,而随着华夏的不断崛起,无数商业英豪不断涌现,他们各自引领着一时风潮,成为了大众目光汇聚的焦点,人们也渐渐习惯了在操心完自己家的柴米油盐之后,每天面对电脑屏幕上无数涌入眼帘的新晋财富英雄们指点江山,谭振华的故事也慢慢的淡去,久远的好像只是一段传说。
但这段传说的主角,其实并没有真的蛰伏,他只是认为时间太宝贵,不想将其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而已。
一百年太久,只争朝夕。
事情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骨子里,谭振华还是一个理工直男,最在意的是逻辑的严谨和周密,计划的按部就班。
而他要关心的计划又实在太多了一些。
2000年4月,一年一度的魔都机械博览会上,宁都精密机床集团首次公开了该企业自主研发的5轴精密数控机床,其加工精度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并使得华夏具备了以自主设备进行多维度复杂曲面的加工能力,而价格只有汉斯同类产品的二分之一。
同年6月,首架以全国产分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组装的c929首飞成功,这标志着华夏军方能完全不受限制地采购该机型以满足各类特种大飞机所需。
4个月后,金陵船厂里锣鼓喧天,举行了一场颇具华夏传统色彩的首航仪式,主角正是在华夏完成了全部续建工作的“瓦良格”号,而现在,这艘大舰被涂装上了华夏海军的标志,舷号“16”,舰名“辽宁”,有眼尖的军迷从媒体公布的现场打码照片中发现了玄机——首次出港海试的“辽宁”舰上,居然已经搭载了固定翼战机和预警机的测试模型!而在各路军坛上的高手们经过比对、推测、计算之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那型舰载机,肯定是从“飞豹”发展而来的,一时之间,“海豹”的外号不胫而走。
同月,印地继续在克什米尔不断挑衅巴铁,10月18日,两架印地空军“米格29”战机侵入巴铁实控线,巴铁当即升空两架枭龙block2”驱逐,双方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空战,结果是巴铁完胜,取得了一个击落和一个击伤的战绩,“枭龙”拿下战场“一血”,而这场小规模空战的结果无疑为“枭龙”做了一次力度空前的活广告,一时之间,凭着各自国家关系的远近亲疏,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纷纷找上巴铁或者华夏,想要订购这款廉价三代战机,宋文华老怀大慰,杨巍则忙了个四脚朝天。
顺便提一句,受到这次空战的结果的刺激,印地加大了从罗刹购买“苏30mki”的力度,同时也终于下定了决心购进“戈尔什科夫”号并加以改装,舰载机则选择了罗刹方面推荐的“米格29k”,也就一头掉进了由谭振华出主意、罗刹全国军工系统配合的大坑之中,被坑个生活不能自理,那是指日可待。
也同时因为印地的这些举动,巴铁不得不考虑购置更先进的战机加以应对,因此在勒紧裤腰带之后,终于开始采购“飞豹”,只不过先买的一批还是中东那些土豪们换装下来的二手货,然后再将其做延寿翻新,更换新式航电以提升战斗力,当然,他们做这些都拿到了最优惠的价格,同时,瓜达尔港的开发以及即将建成投入使用的输油管线、华巴铁路也给巴铁的经济注入了活力,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巴铁在未来采购更先进肯定也更昂贵装备的能力也在逐步提升。
翌年,也就是2001年,还是在魔都,就在全世界的光刻机厂商历经多年摸索和巨大投入,依然无法突破技术限制,制造出实用的157nm光源光刻机之时,“华夏光电”在一场半导体设备展会上宣布了一种全新的光刻机——duv,duv依然采用上一代业已成熟的193nm光源,但增加了浸润式技术,利用液体与空气不同的折射率原理进行光路分割,在原有光源与镜头的条件下,获得了显着提升的蚀刻精度,根据测算,该系统的上限可以做到5nm!
并且,原先购买了“华夏光电”出品的193nm光刻机的厂商,可以获得优惠的技术升级,以安装一个标准套件的方式,方便地升级至最新制程!
一时之间,石破天惊,芯片制造厂商纷至沓来,而“矩阵”实验室和“华夏光电”联手,毫不客气地编织了一张绵密的专利网,将这种新技术牢牢锁死在了自家的抽屉里,在市场和技术两端事实上垄断了浸润式光刻机,同时“华夏光电”用近乎倾销的,贴近上一代光刻机的价格销售该产品,也间接宣判了其他光刻机厂商的死刑。
在诸多国际光刻机厂商感受到了危机之后,华夏部分媒体上忽然多出了很多胸怀天下的人,他们打出了“科技无国界”这一高大上的旗号,或者阴阳怪气,或者明赞暗贬,说什么“技术垄断不利于人类科技进步”,其核心无非就是想让“华夏光电”或者“矩阵”实验室将这种光刻机技术向其他厂商授权,不过不管是“华夏光电”还是“矩阵”实验室全都不为所动,甚至连个应对的申明都懒得发。
倒是有一位名叫尹志尧的中年人意外地接到了一个越洋电话,电话的那头是一个他熟知大名,却从来也没有打过交道的人,不过后来,这个电话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2001年9月,经过深思熟虑的尹志尧博士毅然辞去了在米国的高薪职位,带着他十数年来获得的专利和掌握的技术回归华夏,创立了“魔都微电子”,而这一年,已经是他阔别祖国21载,两年后,第一台华夏国产刻蚀机问世,产品很快被“华芯微电子”采用,接入了其半导体生产线。
而当尹志尧踏上回国的班机之时,另一架大飞机正呼啸着从西京升空,从外形上看,这无疑是一架c929,但在它的机身上却背负着一个大大的圆盘,并且,这个圆盘,它居然不转!
是的,这就是本时空版本的“空警2000”,它不但提前诞生,而且也没有再采用淘换来的二手“伊尔76”为载机,恐怕唯一相同的,就是那个圆盘中背负的有源三坐标相控阵雷达了——并且因为在本时空中华夏此时的电子器件能力远胜另一个时空的缘故,该雷达的性能也与另一个时空不可同日而语。
这种技术进步对整个雷达行业来说都是同步的,由于彻底突破了主动式相控阵体制的技术壁垒,因此,为新型战机配上这种能看得更远、分辨得更清晰、抗干扰能力更强的雷达,早就提上了军方的议事日程,好吧第一个吃螃蟹的,显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某人,不论是“飞豹a”还是“飞豹b”,都已经制定好了相应的升级计划,就等试飞中的新型号机载火控雷达通过国家验收。
还是在同一年,这年年底,华夏新一代歼击机的竞标结果尘埃落定,蓉城集团不出意外地大获全胜,被杨巍戏称为:好大一个“土”的方案众望所归地中标,杨巍将担任该型战机的总设计师,新歼性能将直接对标米国尚未正式服役的f22战机。
不过参与竞标的另外两家也并不算太失落,因为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留足了后手,这种风格,充满了熟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