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迟把他在绵谷的安排细致说了,缓缓地喝了半盏茶,也没等到芳期的问话,只耷拉着眼睑一针针的做衣裳,看那衣裳的大小,必是替婵儿准备无疑,晏迟既觉得他的小娇妻这针线功夫越发是长进了,过去把合欢花都能绣成板栗,而今衣裳做得却有模有样,一眼能看出来做的是个啥……
又有些不满意,咋光顾着给婵儿做呢?他这孩子爹都没能先穿上一件半件王妃亲制的衣裳呢。
可晏大王毕竟已经满了三岁,做不出跟亲生女儿争风吃醋的事体了,这点子不满也只能憋着,看半天,才问:“王妃怎地不为耿中余操心了?他是个好官,好官对如今的大卫而言可是宝贵得很,且他无端端被我卷进这场阴谋,能不能平安脱身,王妃就真的不担心?”
“有什么好担心的?”芳期抬眼看了晏迟一下,又飞快专注地盯着手里的活计:“晏郎肯定不会牵连无辜,所以耿令公定能有惊无险地渡过这场殃劫。”
她是真的一点也不操心。
晏迟却是怔了一怔。
不会牵连无辜?王妃真是好信任他,可这却不能让他心花怒放。
耿中余这回确然能够平安得以脱身,只不过他的仕途却会受挫,因为就算羿栩赦免了他,不追究他叛走之“罪”,然而绵谷这起军户叛走的事案,终究会连累耿中余,而且经遇此起事案,兼之他后头的一番安排,必然会埋下祸根,当他事成,撂下临安的烂摊子远走高飞,这些祸根就会发作。
那时候,又怎会不牵连无辜?
正这时,徐娘入内禀报沈炯明已奉令来见,晏迟方才摁下这些沉重的心事,却不急着去见人,反而折身往内室去,芳期正讷闷呢,寻思着湘王殿下身上穿的常服又不是不适合见客,难不成忽然对沈炯明敬重起来,还得换身更隆重的着装才好见客了?就见晏迟又出来了,手上搭着那件衣裳……
秋香色绣玉兰花的大袖衣,分明就是她那件挂着衣架上外衣。
“我这就去解决让耿中余平安脱身的事,王妃也正好去见见沈炯明。”
芳期:……
“我去见他作何?”
她心里诧异不已,却由得晏迟把那件见客的大袖衣替她披上身。
“你一阵间就问问蝉音的现况,相信王妃定能琢磨透我的用意,心有灵犀打好配合。”晏迟一笑间,莫测高深。
沈炯明现在坐在一间小花厅里,心潮正自澎湃不已。
他早就不满足于御史中丞的品官,打算再进一步,往政事堂里挤一挤了,他沈家还从没出过一个拜相的仕臣,若是被他达成这一伟大目标,那可就光宗耀祖了,故而虽觉得绵谷事案很有几分棘手,要是一不小心办砸了,慢说拜相,恐怕还会被贬官,只不过若办成了这趟差使,立一大功,无疑就有了拜相的基础,至少比王烁更有胜算!
风险与机遇并存,瞻前顾后则必失机遇,沈炯明可不是空有野心之徒,当机遇已在面前,他从不怕承担风险。
更不要说这趟差使,可是湘王殿下保举他承当,他早就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湘王党,官家既然采信了湘王的保举,说明针对绵谷事案,湘王已经成功掌握了主动权,机遇大于风险,就更值当奋力一搏了。
光辉前途就在展眼之间,沈炯明如何不觉心潮澎湃?他感觉自己每一块骨头都凝聚了旺盛的斗志,斟酌着一阵间见到湘王殿下那张英俊的脸蛋时,肯定得先说一番感恩戴德的话,然后是发咒赌誓,日后必然将为湘王肝脑涂地,奉献他的一颗,不,是沈家数十,再加沈家故旧姻亲数十腔的碧血和数十颗的丹心,当然不能忘了光说这些空话虚话,他还得详详细细禀报湘王他的计划,保证能够顺利平定绵谷事案,让官家满意,让湘王放心。
沈炯明早就打好了腹稿,此时又再“温习”,只等着湘王一来,就要把这位殿下当菩萨一样膜拜,可是却见湘王和湘王妃竟然一同进入了这间偏厅……
这……
当着女眷的面,跪在地上说那些马屁话,这有点太丢朝廷重臣的脸面了。
一犹豫,膝盖刚弯了下就直回来,把膜拜变成了行礼。
芳期笑得一脸灿烂:“听说沈中丞来了,我正好有几句话欲问,不过现在不忙,中丞先跟殿下商量正事要紧。”
眼见着湘王妃四平八稳地坐在椅子里,湘王俨然也没在意让湘王妃旁听政务,沈炯明不觉大感遗憾,虽然感恩戴德的话仍可以说且必须说,只就不能过度了,这如何能显出他那挚诚激动的心情?合着刚才那番腹稿都白打了,这可是他在奉诏面圣后,当出福宁殿,就迫不及待默拟好的说辞,唉,湘王殿下哪里都好,只未免,太过宠重妇人了。
沈炯明刚起了个头,湘王就摆了摆手。
“这件事案,又是关涉到兴国公府和淮王,我本不愿干预的,免得又跟司马相公打擂台,只是官家非要让我出主意,我也是逼于无奈,不过细想想,别的人或许觉得绵谷这事棘手,我却大有把握能顺利解决,既然命中注定我得和太后兄妹打擂台,我倒也不惧事。
我知道沈中丞你志向远大,不甘心止步于目下的官位,且你也从不惧事,确有时运一展抱负,我们既为同道之中,我当然要成全。
好了,我先问中丞,可知此事,唯一风险在何处?”
晏迟既然直截了当,沈炯明也只好彻底将腹稿撕毁,应道:“关键是说服叛走的军户归籍,避免事态的恶化,还有官家的意思,是审明羿承杰背后的推手,另,必须以耿中余杀一儆百……”
“你这是答非所问啊我的沈中丞,且你说的这些风险,都像一阵偏北风。”晏迟一点不给沈炯明留面子,讥诮的神色直接摆在了他那张又冷峻又英俊的脸上,嘴角斜拉,眼梢双翘,身子往横搁扶手的小臂那头靠过去。
芳期也没再看到他有更多的动作,忽然间,沈炯明就“唉哟”一声用手捂住了左边的太阳穴。
“我就会点皮毛功夫,方才用粒松仁打了下你的脑袋而已。”晏迟用另一只手虚空一弹:“沈中丞,官家在任命你为平乱御使前,已经跟我说了,要指派一个御侍为你的护从,不是别人,正是吴湛,他是王烁的人。官家这样安排,合情合理,因为事关重大,官家可不会听信某一人的片面之辞。
我跟王烁的关系,中丞心知肚明,可以说事态发生至此,我反而不担心兴国公会轻举妄动,但我看来,王烁一定会交待吴湛百般阻挠,要么,他会将羿承杰灭口,让你追察不出蛛丝马迹,更丧心病狂的话,他会造成绵谷时局一发不可收拾,沈中丞,你要没意识到危险不在绵谷,而在临安,你这一趟差使兴许就是送死了。”
“殿下言外之意,官家并非全然信任殿下?”沈炯明这话是脱口而出,却很快意识到这话犯了态度,他下意识就想找补,话已到了嘴边,又生生咽回去:“下官便是受责,亦甘之如饴,只是,唯恐牵连殿下。”
“这件事若无九成把握,我也不至于保举你担当这平乱御史了,羿承杰背后的人能否察清,这个你不用担心,就我推测的话,绵谷事变,不会有人再容羿承杰成为活口。”
听晏迟这么一说,沈炯明几乎是惊呼出声:“殿下言外之意是……”
“是,恐怕你们到绵谷之前,羿承杰已经死了。”
“那……”
“我说了这事你不用担心,你需要防范的是耿中余也被刺杀,因为耿中余若死,指不定那些军户就会忧惧,官家明面上赦免了他们的罪行,实则却在暗地里下杀手,有了这样的担忧,他们多半就会再度叛走。
我跟你说白了吧,你最关键的是安抚好军户,平定绵谷之乱,就必须提防吴湛暗杀耿中余,煽动军户再生叛走之志,而使绵谷事态更加恶化,吴湛只是你的护从,你才是平乱御史,如果未达成使命,官家肯定会拿你问罪,而非你的护从。
你的使命并不是要把耿中余定罪,公审之后,你将实情禀奏即罢,然后记得护好了耿中余,莫使他被加害,如此,绵谷事态才能称为真正得以平息,你立下此功,我担保就算王烁有宋国公甚至司马太后撑腰,他也不可能代替你而先入政事堂。”
晏迟如此有把握,沈炯明才缓缓舒了口气,起身拱手道:“下官谨从殿下提醒,必牢记使命。只是……万一官家决意重惩耿中余,而下官又察实了耿中余并未附逆,岂不是有违官家之意?”
“沈中丞,你以为你就一定能担任这平乱御史么?”晏迟忽而一笑。
沈炯明又愣住了。
“今日官家虽已经授命予你,却并未令你立即前往绵谷吧,官家旨意未下,说明还在犹豫,我若料得不差的话,是太后施以了阻挠,毕竟在太后看来,你我为同一阵营,若真由你担当此差使,说不定会把矛头指向兴国公府,太后不可能将所有指望都寄托在吴湛身上,她最希望的是,由司马家的党徒领此差使,官家也尚在犹豫。”
“那下官将如何做?”沈炯明急了。
明明看到了一条光明大道,能让他捷足先登政事堂,忽然间这条大道前又出现了个巨大的障碍,沈炯明哪里甘心就这么被阻拦?
“你什么都不用做,我说了这些事不用你操心,我自有筹谋,只是你需要清醒,哪怕是你最终成行,太后也势必不会让你有半点机会不利于兴国公,所以嘛,耿中余是否会被官家处死,这不重要,只要耿中余对兴国公无害,官家就不会非要把他置之死地,你的功劳,就谁也夺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