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所以为道,是因为道超越了头脑,只是单纯的作为祂本身而存在。道是由一个“首”字和一个“走”字组成,意思是跟着源头走,那就是道。”
“若是我们不跟着源头走,那就等于跟着头脑走,也就等于偏离道了。”
“修道其实很简单,就是一直跟着源头走,一刻也不分离。若是我们能够做到念念不离道,时时刻刻都与道合一,我们怎么可能不悟道成道?”
“难就难在我们不喜欢跟着源头走,我们喜欢跟着头脑走,喜欢去追逐外在事物,这样一来,我们又怎么可能悟道成道?”
“接下来,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天地万物的由来,解释一下什么是道和头脑,解释一下我们是如何偏离道的。”
“在天地尚未出现以前,只有一个东西存在,那就是道。”
“道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我们无法通过五种感官捕捉到祂,但祂却是唯一真实的存在。”
“道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祂不在阴阳之内,不在五行之中,是不生不灭,完美无缺,永恒不变的存在,我们每个人都是祂。”
“也许你们会问,道如此完美,为什么我们却感受不到祂?那我只能老老实实地告诉你们,因为你们忽略了一个邪魔的存在,是它阻止我们了悟道的。”
“那这个邪魔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头脑啊!”
“我为什么要称头脑为邪魔?因为头脑带我们偏离道,所以我才这么说的。若是它不带我们偏离道,我又怎么可能会这样称呼它?”
“道本来处在一片混沌之中,祂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就在祂静到极致之时,生出了先天真一之气,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称之为意识。”
“这个先天真一之气刚刚生出来还非常虚弱,祂就像道一样处在一片混沌之中,几乎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这种状态有点类似于刚出生的婴儿。”
“可是不久之后,先天真一之气逐渐走向强盛,祂开始产生了识心,也就是我说的头脑,祂开始学会往外看了。”
“就在祂望外看的一瞬,先天真一之气化为了阴阳二气。阳气为轻清之气,上浮为天,阴气为浑浊之气,下沉为地。起初阴阳二气相互激荡,非常激烈,最后在道的和气作用下,阴阳二气得以稳定下来。随后,天地万物便在阴、阳、和三气的作用下出现了。”
“通常来说,阳气代表天,阴气代表地,和气代表人。人立于天地间,负有调和阴阳的责任,因为人代表“和”。”
“天、地、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为他们都是由道所化。那么我们看到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又是怎么来的呢?”
“五行是透过我们的识心出现的。我们的眼睛往外看便出现了木,耳朵往外听便出现了水,鼻子往外嗅就出现了金,舌头往外尝就出现了火,身体往外触就出现了土。这一切都是同时发生的,没有先后顺序。只要我们的心一往外照,天地万物,阴阳五行就会同时出现。”
“所以,天地万物其实是透过我们的识心出现的,若是我们的心不往外照,天地万物根本不存在。”
“既然天地万物都不存在,那么所存在的便只有道了。可是我们根本不认可道的存在,我们认为道是虚无,这就是我们无知的根源,同时也是我们受苦的原因!”
“天地万物并不是生命的源头,生命的源头只有一个,那就是道,是不生不灭,完美无缺,永恒不变的道。”
“我们就是因为太过于把天地万物当真,太过于把自己的身体当真,我们才会受苦的。”
“天地万物来来去去,生生死死,浮浮沉沉,我们若是着眼它们我们是不可能感到心安的。”
“唯一能让我们感到心安的只有道,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除了道之外,没有任何一物能使我们心安,绝对没有!哪怕你们拥有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财,你们也依然不会感到心安。”
“世间万物皆会腐朽,没有人能熬得过百年时光不死,就算有也没有任何意义,他们迟早都会死。”
“追求会腐朽的事物是没有任何意义可言的,我们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无意义的事物上,否则我们等于白活。”
“人身难得,我们这一世能作为人就应该好好珍惜这个机会,让自己超越人身与道契合。”
“修道其实一点都不难,修道只是让自己一直与道合一,仅此而已。而且我说的无为法不需要大家动脑,不需要大家努力,只需要大家做到专注于道即可。无为法是通过效法自然来成就自身的无上妙法,同时也是效率最高的修行方法,比那些整日专注于身体的方法强上一百倍,而且不会有任何危险。”
“道是效法自然的,我们若是通过头脑来修道只会离道越来越远。很多人把修道钻研成一种学问,整理出一大堆复杂的修行方法,殊不知他们这样做其实是在背道而驰。我说的无为之法很简单,可是却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这是为什么?因为头脑不喜欢简单的东西,它只喜欢复杂的东西。若是我把修道的方法讲的太简单,头脑一定会说我的方法是假的。”
“我们不要把修道看成很难的事情。修道其实很简单,两个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无为。”
“无为是什么?也就是致虚极,守静笃。”
“那怎样才能致虚极,守静笃?”
“也就是做到时时刻刻与道同在,与道认同,与道合一,不管头脑如何来骚扰我们,我们都不予以理会。哪怕穷得没米下锅,我们也不担心。哪怕得了重病即将死去,我们也毫不在乎。若是我们能够完全无视头脑的干扰,能够时时刻刻都与道合一,我们的进步是非常神速的。”
“阻碍我们证悟大道的唯一障碍就是我们的头脑,我们必须战胜它。若是我们修道一直执着于自己的身体,一直执着于外物,我们就算修到死,也不可能会有任何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