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海达和何永胜相交已有七个年头,他们两个的相识纯属偶然。
1942年,何永胜因拒绝与投靠日本人的苍南本地帮会合作,差点被对方投入鄱阳湖暗杀,正好遇到化装成“乞丐”、刚执行完任务的万海达,幸而得救。
万海达这样的情报专家,自然知晓苍南地面上的江湖大佬,听说过何永胜的名头。
此人虽是帮会人士,但向无民愤,是一个开明绅士。
用我党的说法,何老板应该算是统战对象。
于是,万海达就动了营救老何之心。
以他的本领,一旦打定主意,实施起来自然没有悬念。
何永胜得救后,对这个他从未谋面的青年“乞丐”感激涕零。
万海达自称姓汪,称今夜邂逅纯属缘分,不必道谢。以何永胜的眼力,自然看出万海达不是凡品,就有了结交之心。
万海达有任务在身,不便久留,但答应改日定去何公馆拜访。
从此,万海达和何永胜就成了忘年交挚友。
两人之间互称“胜公”和“汪君”,何公馆则成为万海达在苍南的一个可靠落脚点。
此次他奉命执行“碎石行动”,因为有两个接头关系,原本没打算去何公馆,哪知来到苍南当天,就在“陈记汤圆店”遭遇敌特埋伏,只得去何公馆暂避,寻思等第二天再去“吉安公寓”接头吧。
不料“吉安公寓”那条线竟然也暴露了。
那就没别的办法了,只能栖身何公馆,在何老板的帮助下,设法打听张石泉工作对象的下落。
死里逃生的万海达返回“四通八达行”已是午后1时许,何永胜犹在等他共进午餐。
见他回来,亲自下厨,用早已准备好的食材炒了两个硬菜,开了一瓶米酒,两人在后院何老板为接待贵客专设的套间里,喝酒漫谈。
万海达故计杨
何老板早就猜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是不点破而已。
何老板的徒子徒孙遍布全城,昨日西书院街“陈记汤圆店”发生的那一幕虽然时间短暂,但场面激烈,还把“陈记”的东伙全给惊跑了,这么一桩新闻不可能不传入何老板之耳。
今天上午百字街77号“吉安公寓”的动静就更大了。
特务和警察加起来出动了三十多人,何老板恐怕也不会不知道。
两桩新闻结合起来,再加上万海达这个不速之客,在国共战争如此敏感的当儿突然登门,何老板不需要开动脑筋,用脚趾头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另外,以往千万海达来苍南,只要他在“四通八达行”用餐,何老板必然要拿出多年珍藏的高度白酒招待,可今天这顿午餐,何老板却破例开了一瓶苍南本地出产的米酒。
而且菜也准备得不多,纯属小酌。
在万海达想来,这是何老板考虑到也许他还会遇到类似“陈记汤圆店”或“吉安公寓”那样的险情需要应对,不能喝高,也不能吃得过饱,但需要补充营养,所以搞了两道硬菜及新鲜时蔬。
对于老江湖而言,此举无疑是在向万海达暗示:请汪君放心,老何头儿的存在对于你来说,永远不会构成威胁,而且还要尽力襄助。
万海达放心喝酒吃菜,同时作出了一个决定:
我此刻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由于时间紧迫,已经来不及像以往执行任务那样“慢工出细活”了。
靠自己单打独斗恐怕也难能获得成功,必须物色信得过、靠得住而且有资源能够帮得上忙的人士助力,眼前这位结交多年的胜公,应该就是这么一个对象。
既然需要他的帮助,那就得冒险向他透露自己此行任务的部分内容。
正这么想着的时候,何永胜倒先开腔了:
“汪君,不知怎么的,我总有一种感觉,您此番来苍南,是不是遇到为难的事儿了?
不知老朽是否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对方跟自己想到一块儿了,万海达暗暗松了口气。
当下拿起酒瓶把两个酒杯斟满,双手举杯相敬:
“晚辈此番来苍南,确系受人之托,要打听一个人,寻思先生或先生的朋友可能听说过此人,如能指点一二,晚辈感激不尽!”
杨何永胜和他碰杯,一饮而尽:
“老朽理当效力!”
万海达当然不能说:
是来查缉大刽子手张石泉的,只说自己想找当年曾在苍南集中营当过差的人,打听一个在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女兵的下落。
他还给那个女兵编了一段身世——出身南洋华侨富商家庭的进步青年,抗战爆发后加入了新四军。
她是大学生,又通晓英语,正是新四军特殊部门需要的人才,遂安排她从事译电员工作。
皖南事变中,她不幸被俘,押解苍南集中营关押。
之后,就失去了音信。抗战胜利后,其父母专程赴华,向国共两方当局打听其女下落,皆无音信,失望而去。
不久前,其老父再次来华,不巧的是,国共激战正酣,那就不便再联系国共双方了,而是寻找江湖人物探听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