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明应答如流,对方听不出明显破绽,但又不相信西城营的异常动向纯属巧合,沉吟片刻后问道:
“前日高楼寨捻匪所用速射快枪极为罕见,各处绿营团练均未装备,唯独西城营配有数十杆,魏营总当作何解释?”
“是吗?”魏永明半真半假的愕然道:“捻匪也用我们这种枪?不可能吧?”
“有官兵呈送战报为证。”对方直勾勾盯着他的眼睛:“当日西城营数十团丁恰好不在济南,战场上又恰好出现了你们的枪,未免也太巧了吧?”
“您这话什么意思?”魏永明双眉一蹙:“刚才小人说的明白,我们是去肥城县黄崖庄探望友人,回来路上还与捻匪遭遇,折了不少兄弟,老爷怎能无端怀疑?”
“无端?呵呵,好。”阎敬铭的手下不耐烦道:“你们的去向暂且按下不提,先说说那几十杆枪吧。”
“枪?”魏永明让团勇取来一支斯宾塞连珠枪:“您确定捻匪用的是我们这种枪吗?”
“虽未亲见,也有九成把握。除了你们西城营,谁家还有这般稀奇的洋玩意儿?”
“什么?恕小人直言,您也太少见多怪了。”魏永明轻轻一笑:“老爷可知这枪是打哪儿来的么?”
“听说是从洋人手中购得?”
“不错。洋人能卖给我们,难道就不能卖给别人?”
“你的意思是,洋人把枪卖给了捻匪?”
“倒未必是直接卖的。”魏永明摇摇头:“小人对捻匪枪械来历一无所知,但可以试着替老爷分析一下。”
他把亚瑟上次来华的经过完整讲了一遍,原原本本说起美国公使出面、直隶总督下令、天津总兵派静海营官军护送他来济南等细节,只更改了他所携带的货物。
“那洋人从米利坚国带来一大船洋枪,先在苏浙卖掉大半,又在天津出手许多,到德州时基本就卖光啦,最后只剩下这一百支,干脆打折便宜了我们。”
“噢?”对方半信半疑:“你说他带来一船洋枪,都是这种连珠枪么?”
“那不可能,这种枪很贵的,船上大部分还是便宜货,还有几门炮。”魏永明装模作样的闭起眼睛:“我记得他好像说过,连珠枪大概...卖了一千多支吧,肯定不到两千。”
“一千多支也不算少了。”对方若有所思:“若是这样的话,此事或另有别情,本官这就去向抚台大人复命。”
阎敬铭听了手下回报,总感觉其中种种巧合过于牵强,洋人卖枪之事也无从查证,内心深处对西城营的怀疑并未消减。
他有心搞清楚事情真相,但又不想翻出惊天大案,让一个死王爷掀起的风浪波及到自己,一时间进退两难。
慎重思考之后,阎敬铭命人把调查结果完整记录下来送往济宁,表示济南西城营虽有嫌疑却无从查证,就这样把皮球踢了回去,等待曾国藩表态。
魏永明可不知道他的心思,更猜不透曾国藩的态度,只能不动声色的静观其变,同时默默为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准备。
忐忑不安的过了些日子,一切平静如常,倒是家里的气氛发生了少许改变。
黄氏来到济南之后,已逐渐适应了北方的气候与饮食,虽然平时少言寡语,但与家里的女人们相处的还算和睦。
她的侄子小五也不再怕生。这孩子不怎么机灵,却爱说好动,身上带着一股实心眼子的可爱劲儿,很得全家人喜欢,尤其是芹菜。
芹菜已经二十七了,前些年四婶张罗着给她找婆家,可是她挑来选去也没有看中的男人,后来干脆断了嫁人的念头。
虽然没出嫁,但芹菜非常喜欢小孩子。如今小五来到家里,她体内的母性忽然被唤醒,对待小五比黄氏更加温柔上心。
小五自然与这位芹菜阿姨十分亲热,每天如同跟屁虫不离她身边,也因此常常去到郭华和阿祥居住的偏院。
郭华在这里一晃住了七八年,所担心的仇家从未出现过,已经不像当初那样神经质似的满心戒备。
现在他不时会到内院来跟大家闲聊几句,或是去门外竹林中散散心,偶尔还会由阿祥推着去附近街市逛逛,身上不再笼罩以前那种孤僻冷淡的气息。
小五挺喜欢这位少一只脚的伯伯,每当芹菜干活忙碌时就来听郭华讲故事。郭华也表现的格外耐心慈祥,一老一小很快熟络起来。
这天吃过晚饭,一大家子人在屋外纳凉聊天。
郭华拄着拐陪小五玩了一会儿,来到内院向黄氏提议:“嫂子,小五现在正是开蒙识字的时候,该请个先生教他念书了。”
“郭爷说的在理。”黄氏显的很难为情:“可我们来时带的银子不多,幸亏魏爷把许兄弟家中钱财拿来给了我,否则只怕连房钱都给不够哩,哪还顾得上请先生?”
“嫂子不必顾虑。”魏永明摇着蒲扇一笑:“这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你娘俩尽管住就是,房钱以后再说。”
“是啊嫂子,”葛清竹安慰道:“咱们处的这么好,房钱什么的不必着急。就算你们不想住,我们还舍不得小五子呢。”
郭华又跟着说:“请先生教书花不了几个钱,嫂子若是不方便,这事便包在郭某身上了。”
“不不,我们又不是没钱,怎能让郭爷破费。”黄氏不好意思的抿了抿嘴:“让小五子去念书也是应当的,那...就劳驾诸位帮他物色个好先生吧。”
“这事好办!”葛清竹伸手拍拍魏永明:“登初哥,就请王举人来教小五吧,肯定错不了!”
“王举人?哪个王举人?”
“不记得了?就是以前那位王秀才嘛,人家已经中举啦!”
“噢!对对。”魏永明恍然大悟:“请他来教小五再合适不过了。”
王秀才是当年经何绍基介绍来教武七识字的,后来还教过魏川岳,与魏家的关系一直不错,中举之后也保持着年节来往。
“那位举人老爷学问很大,而且很会教小孩子。”魏永明对黄氏说:“明日咱们就去上门拜会,请他收小五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