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以为能瞒过孟鸾月,却不知孟鸾月在京中也有自己的眼线。
转眼间,德妃册封大典在即。
德妃身着华丽凤袍,于文武百官前行礼,而皇上,仅靠一碗参汤勉强维持。
皇上接连遭受打击,寝食难安,总感觉四周充斥着嘲讽的目光。
夜幕降临,乾清宫灯火通明,宫中各处,太监宫女轮班值守。
赵泓在深夜突然造访。
他跪在皇上病榻前,哭诉:“我想念家人,为了江山社稷,付出如此多心血,恳请皇上,让我成为储君。”
皇上手抖得厉害。
“我还没走,你就急不可耐了?”
赵泓连忙贴近皇上。
“父皇,您时日无多,别自欺欺人了。我永远是您心爱的儿子,不是吗?”
皇上虽病重,但帝王之气犹存。
赵泓一走,皇上又是一口鲜血喷出。
殿内侍从、宫女乱作一团,御医们日夜守候。
次日,皇上召集群臣于乾清宫。
宫中弥漫着浓厚的药味,让孟鸾月皱起了眉头。
太后走到孟鸾月身旁,握着她的手,眉头紧锁:“皇上这样下去,怕是撑不了多久。我不求你治愈他,只愿他能活着。”
孟鸾月闻言,掌心渗出汗珠,难道太后察觉了什么?
赵瑾熙他们不会暴露了吧?
孟鸾月抿紧嘴唇,低头不语。
太后叹了口气。
“我对皇上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也知道你和瑾熙之间的情愫。但他是皇上,你能不能网开一面?”
孟鸾月抬头,望见的是一双太后泪光闪烁的眼眸。
他的心头涌上几分不忍,但一想到皇帝的所作所为,还是强压下了这份情感。他眉头紧锁,无奈地说:“小的无能,陛下病重,小的也是毫无办法。”
太后长叹一口气,转身离去。孟鸾月望着太后那孤寂的背影,心中不由自主地泛起一阵酸楚,显然,太后对自己怕是彻底失望了。这些年,在皇宫里,她总是如履薄冰,而太后则一直在背后默默守护着她。
回到嘉仪殿,孟鸾月便将与太后的对话,一五一十地告知了赵瑾熙。
赵瑾熙听后,眉头微蹙,随即转头,严厉地盯着孟鸾月,正色道:“我们本就是一体,不是吗?”
孟鸾月没想到赵瑾熙会这么说,连忙点头认同。
她刚要开口,却被赵瑾熙打断了。“如此,我们更需同舟共济。”
孟鸾月不加思索地答道:“那是自然,听说陛下近来病情加重,我们何不趁此机会,一举夺得皇位!”
赵瑾熙的想法与她不谋而合,这段时间,他和赵熙一直在暗中联络朝中大臣。皇帝久不上朝,朝政堆积如山,他多疑又不愿太子代政,许多急事一拖再拖。
近来,南方频发旱灾,农民无法耕种,若再拖延,今年恐将颗粒无收。赵熙二人最早得知赵泓谋反的消息,已先行联系了边关的周大帅。
周将军率军包围了赵泓。赵泓眼眶泛红,嘶吼道:“怎么会这样?我筹谋这么久,怎会如此?”
最终,赵泓被生擒,叛乱平息。皇帝垂目,望着被五花大绑的赵泓。赵熙贴近皇帝耳边,低声说:“父皇,您年岁已高,该好好休养了。”
皇帝虽心有不甘,但也别无选择。赵熙顾及兄弟情谊,将赵泓流放到边疆。
齐历十五年,赵熙赦免所有罪行,封赵瑾熙为“定南王”。德后顺理成章成为皇太后。赵瑾熙率领大军南下。
车厢内,孟鸾月和婉儿都显得有些不适,孟鸾月抱怨道:“这是怎么回事?大热天的,我都要被晒出痱子了。”
婉儿手中的折扇轻轻摇动。正午时分,大军路边休憩,孟鸾月见河水清澈,便拿着赵瑾熙准备的钓竿,兴奋地走向河边。
小河里鱼儿穿梭。远处树荫下,一条大锦鲤正趴着休息,孟鸾月眼疾手快,一棍子刺去。
赵瑾熙见小鱼活蹦乱跳,不禁赞叹:“看不出,你还挺会玩的。”
孟鸾月自豪地说:“当然,还有很多你不懂的事呢。”
旅途中,孟鸾月也目睹了干涸的土地和满街的饥民尸体。军队沿直线道路疾驰,赵瑾熙发放的救济金似乎并未完全解决问题,仍有许多人饿死。
他在城外扎营,与孟鸾月乔装入城。城内满目疮痍,许多孩童在幼年便失去母亲。孟鸾月见此情景,泪水几欲夺眶而出,跟随赵瑾熙前往官府。
守门卫兵瞪了赵瑾熙一眼,厉声问道:“什么人敢私闯官府?”
赵瑾熙出示早已准备好的身份证明,自称北方商人,欲为灾区捐款。卫兵一听,眼前一亮,将他们引入衙门后院。
县令一听,喜笑颜开。孟鸾月看着那肥胖的县令,心中暗自嘀咕:“百姓都快饿死了,他还这般肥头大耳,这次的救济恐怕又要被他克扣了。”
但眼下没有证据,他们也无计可施。赵瑾熙同样一脸鄙夷地看着县令,眉头微皱。
“这一路上,我见到太多百姓挨饿,就想能给他们些银两,也算尽点心意。”
县令嘿嘿笑道:“有您这样的善人,我们广河县定能度过难关。”
赵瑾熙正色道:“朝廷这次拨款是多少?这次救灾需要多少银两?”
“朝廷哪有钱,都是我自己垫付的,不然,会有更多人丧命。”
孟鸾月闻言,冷笑一声。朝廷花费如此之巨,竟还说没钱。
赵瑾熙在桌下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袖,她明白,此时需保持冷静。
县令召来太师,太傅卜了一卦,随后呈上账本。县令点头。
孟鸾月和赵瑾熙一看账单,几乎惊掉了下巴,这家伙竟敢索要两万两银子,简直是狮子大开口。
赵瑾熙微笑着放下账本,说:“这二十多万两银子,不是一时半刻能取出的,请大人稍安勿躁,我会让钱庄转给您。”
县令一副苦相,“那些难民可等不及,拖得越久,死的人越多,还望善人能快些。”
孟鸾月和赵瑾熙也堆满笑容,应承道:“当然,一旦到手,立即给您。”
离开府衙,赵瑾熙猛地一拍大腿,愤慨道:“他还真好意思提这档子事儿!”
孟鸾月面色微沉,一个郡城已是如此,其他地方岂不更糟?
这还是京城周边,影响有限,若灾情继续南下,后果不堪设想。到那时,百姓又该如何是好?
赵瑾熙心急如焚,立即将此事加密,火速送往朝廷。
等待回音的同时,赵瑾熙与孟鸾月并未停歇。
他们在县衙内四处查看,却始终未见知县老爷藏银之处。
孟鸾月喃喃自语:“真是活见鬼了,那些银两,难道真的不属于他们?”
赵瑾熙擦了擦汗,这才稍感宽慰:“不至于吧,那么多银子,他明明已到手,却不藏于王府。”
次日,知县竟派人公然前往酒楼索要钱财。
这种行径,最让赵瑾熙不齿。
昨日一番查探,虽未找到赃物,却在地窖中发现了大量兵器,显然非寻常官府所有。
赵瑾熙眉头紧锁,知道此时不宜轻举妄动,援军尚在十里之外。
一旦有紧急情况,短时间内难以支援。
赵瑾熙皮笑肉不笑地敷衍道:“我们正催促各大银号,让他们尽快交出款项,你也知道,这些事情需要时间。”
次日,赵瑾熙与孟鸾月再次踏入官府。
孟鸾月望着知县圆滚滚的脸庞,心中暗叹其病态之重。
她边诊脉边抬头道:“我看大人气色不佳,近来可有头晕耳鸣之症?”
“我没事。”
太师一边夹菜,一边叹气:“这几日,知县大人为了百姓奔波劳碌,昨日险些晕倒,今日仍强打精神。”
知县抬眼,对太傅投以赞许的目光。
孟鸾月轻轻蹙眉。
“或许是太过操劳,我给您看看吧。”
知县疑惑地望向孟鸾月。
孟鸾月微笑,坦诚以待:“别小看了我,我家三代行医,您这点小问题,我一眼便能识破。”
说罢,孟鸾月取出针筒,轻轻刺入其指尖,令他一颤。
太师忙问:“你这是要做什么?为何出血如此之多?”
孟鸾月摆弄着手中的器具,解释道:“这是我新研究的放血疗法,能更快更准地诊断知县大人的病情。”
太师与知县皆以狐疑目光审视孟鸾月,难以置信。
孟鸾月检查仪器,果然显示为高血压与贫血,看样子时日无多,病情过重,连她也无力回天。
孟鸾月摇头,满面痛惜。
“小姐,你为何摇头?”知县紧抓孟鸾月手臂追问。
赵瑾熙厌恶地将那肥厚手掌拨开。
“有话好好说,别动手动脚。”
孟鸾月取出降压药置于桌上。
“每日一粒,便会好转。”
随后,赵瑾熙与孟鸾月一同离开府衙。
知县捧着五彩斑斓的丹药,半信半疑:“这玩意儿真有用?”
太傅也是头一遭见此情景。
他谄媚道:“她哪敢诬陷知县大人,若真要下毒,岂能逃过一劫?”
知县连连点头。
当晚服下一粒,次日清晨精神焕发。
连续服用三日后,身体渐感轻松。
此时,皇命下达,兵马即刻前来。
有赵瑾熙的保证,燕赵歌与孟鸾月得以放手行动。
他将调拨的粮食与白花花的银两,尽数搬至府衙。
孟鸾月见知县贪婪之态,便在一旁提议:“银两已备,明日是否该去救济灾民?”
知县捧着银箱,笑眯眯应允:“那是自然,明日便去取粮。”
孟鸾月与赵瑾熙并未返回酒楼,而是留了下来。
夜幕降临,两人悄悄尾随知县,目睹官府之人偷偷搬运银两。
他们一路跟踪,直至郊外一处庄园。
赵瑾熙啐了一口。
“我说怎么搜遍县衙也不见踪影,原来藏在外头。”
待护银之人离去,赵瑾熙悄无声息跟在孟鸾月身后。
这看似普通的庄园之下,隐藏着一座庞大的地窖,堆满了金银财宝。
赵瑾熙一眼认出,正是皇上下拨的第一笔款项,指着箱中金元宝道:“瞧,就是这些。”
孟鸾月微微点头。
次日,知县并未按约开启粮仓,发放粮食。
孟鸾月与赵瑾熙质问道:“银子收了,为何不办事?”
“银子?我没见到啊?”
孟鸾月对这人脸皮之厚有了新的认知。
赵瑾熙将“定南王令牌”重重拍在桌上,“啪”的一声响。
“偷来的银两,我要你死无葬身之地!”
知县瞥了眼桌上的木牌,冷哼一声:“想拿假货唬我?”
就在这时,有人来报,钱庄被盗,且大批军队正赶来缉捕……
县令一屁股跌坐在地,心中疑惑万分,他自认藏钱手法高明,怎会被轻易识破?
惊恐之下,他慌忙呼唤太傅的名字,太傅一听风声不对,立刻卷起细软,溜之大吉。
直至此刻,他才恍悟,自己已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劫难。
他沮丧地坐在庭院中央,直至一名士兵猛然闯入。
赵瑾熙率众高手,将县衙围得水泄不通。
县令仰首,无力地望着眼前的少年,半生功业,竟栽在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手里。